设为首页
理论研究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19/11/27 23:25:15  作者:张争艳  来源:原创  查看:18075  评论: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值得注意的是,全会对基本经济制度做了新的部署——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以往一个时期中,只是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基本经济制度。在此基础上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作为对生产经营要素所有者的制度规定性,所有制是基本经济要素产权的基础性制度;分配制度奠定收入、利益分配及再分配的基本规定,攸关经济动力机制与群体利益协调机制;而市场经济体制作为资源配置与经济运行的决定性机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有制制度、分配制度和资源配置制度这三项经济制度相互倚重、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和紧密互动,形成有机整体,并且觉得和影响着全社会一切经济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说:“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支配着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支配着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一切其他色彩都隐没其中,它使他们的特点变了样。”上述三项经济制度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规定和主导着我国经济活动的一切方面和全部过程,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活动的根本特点,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最基本规定。这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推进制度改革创新和完善,同时,也不断创新思想理论,呈现出在实践上、制度上和理论上三者改革创新的协同推进。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也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更深刻、更全面、把握更精准。

其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新发展理念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意志和智慧,蕴含了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经验和精髓,是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机遇、厚植发展优势的战略选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新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是在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上的重大突破,是在发展目标指向和价值理念的重大变革。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标志着我们党对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1、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让“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相得益彰。要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健全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推动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要在稳定总需求的同时,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要深刻认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科学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和重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迈上新台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能否引领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事关我们能否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下更为坚实而强大的物质基础。

最后,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在市场竞争中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断地壮大,目前在我国经济中占有一半以上的份额,而且还在上升,全会提出要完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政策体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是基于经济发展现状的应然之举,也是我们过去长期经济发展制度变革的实践和总结。从分配制度讲,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分配方式也出现了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强调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有利于缩小贫富、城乡、区域、行业四大差距。我们既要不断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要鼓励勤劳致富,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形成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

本类推荐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