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理论研究

心怀“国之大者” 提高政治能力(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时间:2022/7/12 16:19:13  作者:  来源:《安阳日报》  查看:74  评论:0

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第一能力是政治能力。新时代领导干部只有牢记“国之大者”,做到了然于胸,才能提高政治能力。

一、深刻领悟“国之大者”的精神实质

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国之大者”。从历史的视角看,中国古代的政治家认为辨析“国之大者”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他们把这些战略性思考记述在文献里,常见的表述如“国之大事”“国之大计”等。《左传》最早的有关记述是“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孙子兵法》也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也就是说,国家祭祀和军政是国家政治的头等大事,这一思想根植在中国人的骨子里。古代政治家从“江山永固”的视角对“国之大者”进行思考,逐渐形成了“国之大者”的思想建构,既包含军事、财政、民生等,也包含制度、观念、仪式、习俗等。

从政治的高度领悟“国之大者”。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本质上是讲政治,必须站在“国家”层面去认识,什么应该放在第一位。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去陕西考察,从秦岭违建别墅问题出发,严肃告诫官员,要牢记这段历史,吸取这个教训。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对“国之大者”茫然未知,首先政治上就不合格。对“国之大者”要了然于胸,强调的是政治立场要坚定,党的性质和宗旨要牢记,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心中有“大我”,不能有自我,做到“无我”,说到底是理想信念的问题,是政治格局的问题。那么,领导干部更要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只有“上接天线”,才会把中央的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心怀“国之大者”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跳出地方、单位的“小我”思维局限,塑造政治家的思维方式,凡事从政治角度去思考,眼观大势、大局,正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中国共产党首先是一个政治组织,从诞生那一天就肩负政治使命,怀着远大理想,只有每名党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完成政治使命。因此,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第一身份是政治身份,第一能力是政治能力。

二、为何要求党员干部心怀“国之大者”

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再三强调党员干部要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首要的还是从讲政治的高度来理解把握。

心怀“国之大者”是政治责任和政治能力。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是一种责任担当。中国共产党是以崇高理想和严明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全党同志有责任对党中央确定的重大问题和重大决策做到心中有数。党员干部自觉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把握当前工作整体布局和工作重点,是由党内法规进行规范的一项政治责任。作为党员干部,有责任和义务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明确知道党在特定时期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并坚决贯彻下去。在明确知道何为“国之大者”的基础上,党员领导干部还要有能力去承担这样的责任。各级领导干部在做决策时,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就会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中去考虑。增强政治责任感是党员领导干部识得并落实“国之大者”的关键,而政治责任感来源于政治理论素养的提升,只有扎实地打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才能从认识论、方法论上提高对“国之大者”的研判能力,也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会带来行动的彻底,才会具备响应党中央提倡、落实党中央决策的能力。这意味着,领导干部需要将对“国之大者”的认识转化为工作行动,并且最终取得实绩和实效。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加强对“国之大者”的认识,关键是将“国之大者”与自身职责进行有效衔接。

心怀“国之大者”是理论素养和视野格局。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在政治上做到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还要在理论上解释得清“国之大者”的基本内容,更要在理论上追问“为什么”?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创造一个个奇迹,其密码之一就在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大历史观给中华民族描绘出更加恢弘的画卷,指出未来构建国际国内新格局的重大战略和重大举措。这些重大战略和重大举措关乎中国人民幸福,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可谓“国之大者”。党员领导干部对中央的战略部署要及时跟进学,不断提高理论素养,从马克思主义的源头上理解“国之大者”。然而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政治意识不强、政治敏锐性不高,对“国之大者”不关心,不少干部还局限在本职岗位的“小小责任田”里,觉得政治大事是上级考虑的,自己只要埋头干好自己的工作就够了,殊不知陷入“事务主义”就是不讲政治的表现。领导干部要从战略上考虑,一切决策要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同时,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站在“全局”面对“变局”去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的变化。无论是与世界其他国家携手共建人类美丽家园还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都以一个大党应有的样子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可谓以“国之大者”的姿态、格局引领时代之变。马克思和恩格斯以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更替划分了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段,对以往人类社会所有不美好进行宣战并提出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心中有“大者”才能在更广阔的时空视域中看问题、想问题,才能在历史变局中保持定力,在发展危机中赢得先机。同时,也要站在更广阔的空间范围理解“国之大者”,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时间跨度足够长、地域范围足够广的前提下,看待一切问题就有了更宽广的视野和更高大的格局。

心怀“国之大者”是价值取向和工作方法。党员干部做到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也蕴含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党中央对当前“国之大者”的确定,是建立在“人民至上”的价值选择之上的,就是要坚持把能否满足人民利益作为最高评判标准。心怀“国之大者”,才能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勤务员,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也才能摒弃官本位思想,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看作衣食父母,敬仰人民。心怀“国之大者”也是一种工作方法,就是要用矛盾论、辩证法抓住工作重点,就是要一切着眼于全局、放眼于长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体现的是一种整体性、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的思维特征。各级领导干部做决策、干事业,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培养系统思维,注重顶层设计,做好战略全局谋划。党员干部从“国之大者”着眼,把党中央关心的国家大事和自己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就能够掌握跳出具体岗位、部门、区域看问题的方法论;自觉把局部融入大局、把部分放入整体,用整体性思维和系统方法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好。只有运用普遍联系、矛盾分析方法,才能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只有科学把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才能把岗位、部门、区域的工作做好,实现上下左右齐心协力,推动工作向前发展。

三、心怀“国之大者”,提高政治能力

心怀“国之大者”,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判断力是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政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政治判断力就会辨不清政治是非,就不能在面对斗争时把握政治主动。在意识形态领域错综复杂的斗争中,各种思潮交锋,有些是“真假孙悟空”难以辨识,要想一眼区分正确与错误,必须练就一双慧眼,心怀“国之大者”,用马克思主义这双“火眼金睛”去甄别先进与落后,合格与不合格,做到“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这都需要党员领导干部保持清醒的头脑,清楚什么是危及国家政治安全的重大隐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世界经济出现严重衰退该如何科学应对?美国对我国全方位遏制打压该如何面对?我党给出了“中国方案”“中国策略”,保持了战略定力,一次次赢得胜利,充分彰显出党中央洞若观火的政治判断力、统揽全局的政治领导力。进入“十四五”,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发展阶段我们“两步走”的宏伟目标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越是这个阶段,越需要党员干部提高政治判断力。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领导干部不仅要有准确识变的能力,还要有科学应变的能力,更需要把准政治方向,遇事多想政治要求,办事多想政治规矩,处事多想政治影响,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中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心怀“国之大者”,提高政治领悟力。一些领导干部政治领悟力弱,根源在于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也是政治能力不足的深层次原因,说到底还是理论功力、理论素养不够,因为政治领悟力源于思想领悟力,提高政治领悟力根源在于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必须持续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没有捷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首先,学习经典原著,厚植政治领悟力的理论根基,“学习强国”这个平台要用好,里面有很多知名大家讲解的原著课,水平都很高。其次,各级党校是领导干部定期轮训培训的主阵地,组织让领导干部脱产集中学习,一定要珍惜利用好这个深入系统学习理论的好机会。再次,基层党组织开展的经常性的党课学习,也是持续深化学习效果的好办法。只要留心用心痴心学,再难啃的“大部头”都能学精通。要做学习的“有心人”,而不是粗枝大叶,一知半解;只有理论学明白了,才会提升政治觉悟,才会把老百姓的冷暖时刻挂在心头,真真切切做人民的公仆。要养成爱学习的习惯,而不是排斥学习,要深刻认识到排斥政治理论学习就是不讲政治。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养成读《人民日报》时政报道和重要评论、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读《求是》杂志的习惯,这样,对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就能在第一时间学习领会,从而对“国之大者”做到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共产党人只有做到心怀“国之大者”,才能为大公、守大义、求大我,才能做一个一心为公、一尘不染的人,身在基层、心系国家,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精神境界更好地适应“国之大者”的要求。

心怀“国之大者”,提高政治执行力。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最终落脚在政治执行力。但是有的领导干部贯彻中央精神只会照本宣科,以会议传达会议,不善于结合本部门实际出方案抓落实,只会做“传声筒”,看似很讲政治,实际是形式主义;有的在落实党中央要求时不是闻令而动,总是“慢半拍”;凡事不是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而是“精致的利己主义”,不是从“义”的角度权衡利弊,而是考虑个人得失、部门利益,对各种问题的政治危害性领悟不透,甚至仅从“小我”考虑,产生抵触情绪,对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大政方针不用心,在行动中搞变通、打折扣,陷入地方保护主义,更有甚者把个人意志凌驾于党中央精神之上。提高政治执行力,必须强化责任担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使命任务越艰巨,风险挑战越严峻,就越需要强化责任担当。心怀“国之大者”才能在行动上有定力,脚踏实地加油干。党中央看问题,都是从大处着眼。但“国之大者”绝不是空洞无物的政治口号,而是具体有所指,如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在青海考察时强调“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毫无疑问都是“国之大者”。心怀“国之大者”要正确把握“大”和“小”的辩证关系,干日常工作还是需要从小而专、小而精处着手,但思维格局上要广、高、远。要把自己的工作放到党的事业全局的高度去思考、去定位,而不能犯“近视眼”病,只知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的利益考量。习近平同志曾在《心无百姓莫为“官”》一文中写道:“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这些小事在习近平心中的分量有多重?“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总书记多次谆谆教诲,领导干部忙就是忙这些事,“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国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民生小事解决得怎么样,最能检验初心和党性。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就是“我为群众办实事”,小事虽小,办好了,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但是不去办或者办砸了,就会失民心,失民心者失天下。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因此,“小事”就是很关键的“大事”。要解决好这些“小事”,空喊口号没有用,必须俯下身子、脚踏实地,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天接着一天干,真正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从这个角度讲,党史学习教育抓得好不好,不能只看学习笔记抄得厚不厚,而要看是否设身处地为群众办“柴米油盐酱醋茶”等民生实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以此来判断作风实不实。

我们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更要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坚守政治责任,通过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锤炼过硬的政治能力。

 

来源:2022年7月9日《安阳日报》第三版理论版

作者: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部 杜光华

本类推荐
XML 地图